诗词大全
/
当代
/
聂鲁达
/
统一

统一

·作者·

聂鲁达

·朝代·

当代

语音
  • 译文
  • 注释
  • 赏析

所有的叶是这一片,

所有的花是这一朵,

繁多是个谎言,

因为一切果实并无差异。

所有的树木无非一颗,

整片大地是一朵花。

标签:
  • 现代诗
  • 译文

    1、繁多是个谎言怎样理解?

      在诗人的眼中,所有的叶都是这一片,所有的花都是这一片。不要因为他们的姿态不同颜色不要因为他们的姿态不同,颜色各异而受影响。就像人一样,做人要纯粹不要受外界的影响而看不清事物的本质。

    语音
  • 注释

    选自《聂鲁达抒情诗选》(湖南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)陈实译。

    语音
  • 赏析

      这首《统一》通过写自然界花草树木本质的同一性,从而推理出对立之中存在统一,透过繁多的现象窥见单一的本质,同时表达了作者对世界和平统一的向往和追求。

      “繁多是个谎言”是个比喻,引人思考,设置了悬念。世间万物各有各的特点,也就呈现出“繁多”的表象,但在作者看来,“繁多”的表象在迷惑,影响着我们认识事物的本质,就像谎言一样。“繁多”就本义来看就是种类多,丰富的意思。但自然界就这么简单,所有的叶子、花朵、果实和树木都是相同的,整个大自然是美好的,隐喻着世界上所有的人都是平等的,没有三六九等之分。世界和平统一,皆为人类之向往。所以说,“繁多是个谎言”。

      有人说:“因为所有的叶都是这一片叶,所以认识了这一片叶就能对所有叶有所认识。”这话言之成理:将零散的事物化整为统一,通过事物现象归结事物的本质,从而达到更清楚的认识,是人类本身就存在的认知规律。

      “整片大地是一朵花”一句,“花”是美好的,人人喜欢它,它代表美丽、和平。“整片大地”是说整个世界。这句话的意思是希望整个世界没有战争,人人平等,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的向往,同时表现了诗人为人类和平统一而奋斗的博大胸怀。

      这首诗歌以叶、花、果为喻,指出“繁多是个谎言”,揭示了万物皆有共性,和谐统一的道理。

      优秀诗作的深层意蕴是不可穷尽的,就像一道包含有无穷解的方程一样,具有多个层面,不同层面之间又互相交织与折射,从而使诗歌衍生出不同的含义来。不同的读者读同一首诗,由于生活环境、文化传统、艺术观念、鉴赏心境等的不同,会形成不同的审美期待,产生全然不同的发现。

    语音

猜你喜欢

  • 塞下曲
    · · 卢纶
    乐府

    月黑雁飞高,

    单于夜遁逃。

    欲将轻骑逐,

    大雪满弓刀。

  • 如梦令
    · · 李清照

    常记溪亭日暮,

    沉醉不知归路。

    兴尽晚回舟,

    误入藕花深处。

    争渡,争渡,

    惊起一滩鸥鹭。

  • 登飞来峰
    · · 王安石
    七言绝句

    飞来峰上千寻塔,

    闻说鸡鸣见日升。

    不畏浮云遮望眼,

    只缘身在最高层。

  • 绝句
    · · 杜甫
    七言绝句

    两个黄鹂鸣翠柳,

    一行白鹭上青天。

    窗含西岭千秋雪,

    门泊东吴万里船。

  • 登鹳雀楼
    · · 王之涣
    五言绝句

    白日依山尽,

    黄河入海流。

    欲穷千里目,

    更上一层楼。

聂鲁达

当代

0篇诗词

巴勃罗·聂鲁达(PabloNeruda,1904年7月12日-1973年9月23日),智利当代著名诗人。13岁开始发表诗作,1923年发表第一部诗集《黄昏》,1924年发表成名作《二十首情诗和一支绝望的歌》,自此登上智利诗坛。他的诗歌既继承西班牙民族诗歌的传统,又接受了波德莱尔等法国现代派诗歌的影响;既吸收了智利民族诗歌特点,又从沃尔特·惠特曼的创作中找到了自己最倾心的形式。聂鲁达的一生有两个主题,一个是政治,另一个是爱情。他早期的爱情诗集《二十首情诗和一首绝望的歌》被认为是他最著名的作品之一。聂鲁达对中国和中国文化很有兴趣,一生中曾经三次到过中国。1928年他作为外交官赴缅甸上任时,出发来中国,给宋庆龄颁发列宁国际和平奖,此行中,他还见到了茅盾、丁玲、艾青等文学界名流,进行了友好的交流。在访问中国时他得知,自己的中文译名中的“聂”字是由三只耳朵(繁体“聶”)组成,于是说:“我有三只耳朵,第三只耳朵专门用来倾听大海的声音。”

蜀ICP备16012350号-3   |   网站建设:四川云图信息 400-028-033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