·作者·
我少喜功名,轻事勇且狂。
顾影每自奇,磊落七尺长。
要将二三策,为君致时康。
公卿可俯拾,岂数尚书郎。
回头几何年,突兀渐老苍。
始图竟无成,艰险嗟备尝。
归来省昨非,我耕妇自桑。
击木野田间,高歌诵虞唐。
薛生远拿舟,访我南渚旁。
自言解相人,视予难久藏。
脑后骨已隆,眉间气初黄。
我起前谢生,弛弓懒复张。
请看近时人,跃马富贵场。
非才冒权宠,须臾竟披猖。
鼎食复鼎烹,主父世共伤。
安居保常分,为计岂不良。
愿生毋多言,妄念吾已忘。
高启(1336年—1374年),汉族,元末明初著名诗人,文学家。字季迪,号槎轩,长洲(今江苏苏州市)人。元末隐居吴淞青丘,自号青丘子。高启才华高逸,学问渊博,能文,尤精于诗,与刘基、宋濂并称“明初诗文三大家”,又与杨基、张羽、徐贲被誉为“吴中四杰”,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“初明四杰”。又与王行等号“北郭十友”。明洪武初,以荐参修《元史》,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,受命教授诸王。擢户部右侍郎,力辞不受。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,获罪被诛。高启曾为之作《郡治上梁文》,有“龙蟠虎踞”四字,被疑为歌颂张士诚,连坐腰斩。著有《高太史大全集》《凫藻集》等。